印度教
Rick Rood

Rick Rood,偵察宣道事工(Probe Ministries)出版部的前總幹事,現為院牧。畢業於西雅圖大平洋大學(文學士,歷史系);達拉斯神學院神學碩士、神學博士研究生;牧師,神學院導師,有多年牧養外國學生經驗。與妻子Polly育有兩女。

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上似乎很少有機會接觸印度教,但當今日基督徒愈了解這個來自印度的神祕宗教,即發現其地位日益重要。事實的確如此,據說印度教徒就愈7億5千萬,佔全球1/6人口,而且在我們國家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。

我們大多數或多或少接觸過新紀元運動,其實印度教可謂此運動思想泉源。許多人只知道,近年來有愈多印度人移民到美國來,卻不知道原來美國已建有近200所印度廟或宗教中心,因著這種宗教的妥協性強,不少人相信印度教會成為結合非基督宗教世界的主要渠道。

西方被印度教吸引,這實在不難理解的。第一,它容易與進化論調和。一如現代科學強調我們身體進化,印度教則強調心靈進化;又如現代心理學看重自我感覺良好與人性內在潛能,印度教也強調人內在的神性;再如現代哲學強調所有聲稱真理之相對性,印度教亦包涵各種矛盾的宗教信仰。印度教強調靈性優於物質真際,特別吸引久經物質主義蒙蔽的現代人。

印度教各宗雖有好些共同的核心信仰,但世上卻沒有「正統印度教」這回事-它沒有必守信條;這其實是一系列逐漸發展出來的信仰與習俗。

印度教源於兩個基本宗教系統之互相影響-即公元前三世紀的印度河谷文明,與公元前二千年左右進佔印度河谷的雅利安人(大概源自波羅的海地區)所帶來的信仰。

雅利安人的信仰,載於「聖者」的作品《吠陀經》(Vedas,意為「知識、智慧」)。《吠陀經》成書於約公元前1500至500年,共收錄四部著作,後來成為印度教基本信仰,從中亦可見若干宗教思想的發展過程;最後一部是《奧義書》(Upanishads)。《吠陀經》被視為啟示經典,後來的印度教經典如著名的《薄伽梵歌》(Bhagavad Gita)雖然較流行,卻不及前者具權威性。

印度教的神觀與世界觀

就算我們不認識印度教徒或印度人,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印度教的神觀,因為新紀元運動的神觀源自印度教。究竟其神觀是怎樣的呢?

早期的印度教經典如《吠陀經》等提到許多神祇,其中大部份都是自然現象如風暴、火之化身,他們會給神明禱告和獻祭,後來發展出極其繁複的僧眾儀禮與祭禮,以求神明保佑。

《吠陀經》後部份即《奧義書》反映印度教神觀之一大發展,裡面少提諸神,反而多談一位不可知的終極真際,稱為婆羅門(Brahman),在自然裡他雖非人格化身,有時卻也以人格化形象出現,稱為自在(Isvara)。

除了這個單一的神性真際外,《奧義書》也教導說,人之自我(Atman)完全與這終極真際同等。

印度教一個普遍說法是,「自我即婆羅門」;事實上,眾生之內在皆婆羅門。再者,《奧義書》以萬化歸一的入道知識取代從前的獻祭禮儀,成為與神聖真際接觸渠道。裡面又教導說,物質世界(包括人之自覺)並不完全真實,神或終極真際創造世界之力量稱為「虛妄」(maya)。

如此一神與泛神兼容的哲學,為印度教徒提供了對神聖真際的一個全面學術性的理解,卻較難觸動人心。因此,就在基督教初創時期稍早的時候,印度教發生了一次大改革,新作《薄伽梵歌》成為了他們的「新約聖經」。該作品記載王子戰士阿爾諸那(Arjuna)與其戰車伕黑天(Krishna,其實是神明毗濕奴〔Vishnu〕的化身)之對話,提到人虔敬神明即能救贖不同種姓的人。

從這時起,印度教思想與禮俗發展為兩大派-較強調知性與哲學的一派強調萬化歸一,另一派則強調個人虔敬一位神明,後者流行於印度普羅大眾之間,直至今日。其中幾位最受尊崇的大神包括婆羅門(創造者)、毗濕奴(持佑者)、與濕婆(Shiva,破壞者)。印度有許多廟宇專門拜濕婆(或其眾妻子,如伽梨〔Kali〕)或毗濕奴(或其十化身之一)。據印度教指,世上共有3億3千萬男神女神!

大家可能覺得奇怪,如此不同的信仰怎可在一個宗教內共存,但事情的確如此。然而印度教徒普遍認為,諸神中沒有誰是比較獨特的,他們不過是婆羅門-萬化背後真際之色相而已。

印度教基本信仰

現在我們來看印度教兩個核心信仰:一、對邪惡與痛苦的看法;二,死後如何。

第一個核心信仰,稱為「業」(karma),即「動作」,但其宗教觀更多指動作所帶來的結果。這種教義認為,每個思想行動,都由其思想者、行動者所帶著的因果而生;人若說謊或偷盜,將來總會受報。印度教徒相信痛苦皆因從前作業,可能是此世、或前世之因。有人指業報的教義,帶有強烈的預定主義或命運主義(人必須甘心承受其業帶來的果)。雖然大部份相信現在的果源於前因,卻也確定今天的處事態度可以影響未來。

有人以業報的教義,等於加拉太書6:7說:「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。」聖經的確教導說,我們的行動會帶來或好或壞的後果,卻不等於認同生命裡每次經歷皆源於自身過往決定,這說法不合符聖經。

第二個核心信仰,是輪迴(samsara)。因為人的業不可能一世報盡,印度教經典由是說,人死後會再輪迴到世上,生而為另一身體,或是人的,或是物的;其輪迴結果在乎前世的業。

與輪迴息息相關的,是「不殺生」(ahimsa),護生也是印度教的核心道德價值(眾生皆具神性),所以有些印度教徒茹素。

另一個與輪迴相關的觀念,是種姓制度。據印度教的教導,人分為四個種姓(及成千上萬的次族群分類),各有其規矩與義務,觸及生活各方面。最高級為婆羅門(Brahmins)或僧侶,第二為剎帝利(Kshatriyas)-戰士或首領,第三為吠舍(Vaisyas)-農民或商人,第四為首陀羅(Shudras)-做下賤工作的人。只有首三個階級可以得救,稱為「再生」;排除在種姓制度外的還有賤民。雖然印度於1940年代已廢除種姓制度,但許多人仍視鄉郊地區貧民為賤民。

人屬於哪個種姓階級,全在乎前世所作的業,因此嘗試改變社會地位者,等於違逆業報定律與種姓制度。

難怪印度教最主要目標,是從業力造成的輪迴裡解脫(moksha)。

印度教的得救

為甚麼新紀元人士練習瑜伽,常常冥想?讀者可能不知道,這都是印度教達至「得救」的主要途徑!

前面說過,印度教的主要目標,是從前世今生業力而致的輪迴裡得到解脫!從物質世界解脫-這就是他們的拯救觀。我們來看看印度教幾個「得救」途徑。

在談印度教三個主要得救方法之前,先要看看印度教許可的人生四大目標,即人生在(任何一)世可盡情追求的事。第一是欲(kama),即追求歡愉,尤其愛和性慾帶來的歡愉;第二是利(artha),即財富與成功;第三是法(dharma),即放棄個人權力與利慾,為眾生求善;然而生命最終目的,是求解脫,從物質世界輪迴裡釋放出來,進入涅槃(Nirvana)。

印度教有三種方法求解脫,第一是業瑜伽(karmayoga),通過積極入世的行動達致功德圓滿,贖回過往惡業;《摩奴法論》(Code of Manu)列明種種規則,其中最重要的,是在生命不同階段進行若干禮儀。

第二是知識瑜伽(Jnana yoga)。人之所以墮進輪迴皆因無知,或稱無明(avidya)。據修此道者指,人因為無知,才以為自己是個別的自我,不知道自己屬於那終極的神聖真際,即婆羅門。惡行由無明而生,而導致惡業。人要意識到能與婆羅門化合,才能得救;方法乃藉由深度冥想,這是瑜伽一部份。

第三、也是最後的方法,是虔誠瑜伽(bhakti yoga),印度普羅大眾最喜歡此法,是較貼心、情感也較強烈的宗教行徑,即獻身於印度教其中一位男或女神,其表達形式為在家或到廟宇禮拜(puja),參與宗教節慶,或到眾多聖地朝聖。虔誠瑜伽的目標,是求神明幫助脫離輪迴。有的印度教徒認為終極拯救,即冥合於神聖真際,脫離自覺;也有人認為是到天上與所委身的神明在一起。

基督徒對印度教之回應

不久前,《今日印度教》(Hinduism Today)期刊總編輯指,一支「瑜伽宣教士」小型軍隊接受訓練,要「向西方世界進發」。他指出,「他們不自稱印度教徒,但印度教徒就知道瑜伽源自何處,又有何目的」。

這個東方宗教,正在西方發揮影響力,基督徒應如何處應?首先我們得承認,印度教義理裡有兩點我們是同意的,比如說,這個世界、並人在此生存之狀況,均有很大問題,而最終的解決辦法,是屬靈辦法。但除此之外,印度教與基督教再沒有共同點。且就幾個範疇說明。

第一,印度教不明白,神創造這個世界,乃帶著良好目的;印度教徒常說,神創造宇宙不過「一時貪玩」。他們也不認識神是無限聖潔公義的,我們身為受造,一言一行必須向祂交帳。

印度教與基督教第二點差異,在乎人觀,並人離開神之因。據印度教的教導,人內裡是神聖的,他與神為一!問題只在乎人不自知,受短暫的物質世界蔽障,無知導致惡業,最終使人困於輪迴。

然而據聖經教導,我們之所以與神疏離(最終導致萬物之不完美)並不因為不知道自己帶著神性,而是因為犯罪悖逆神,違背了祂創造我們的原意。

這引進第三點差異-得救之途徑。據印度教大多數的教導,人可以靠己力從輪迴裡解脫-包括積德、冥想,或獻身某個神明。然而根據聖經,我們的屬靈需要,是避免神對我們罪之審判,恢復活在祂的指示和眷顧下。而救贖途徑,惟有是出於神的恩慈而也是我們所不配得的、祂為我們所作成的工。

今天的確有若干印度教團體也強調神的恩典(可能受以往基督教影響),但就是在這點上,兩教仍有分歧。印度教的恩典不在乎贖罪,不需要滿足聖潔神對罪惡之審判,只隨便說一聲寛恕就成。

相反,基督教的福音是:神的兒子成為人,在十字架上犧牲捨命贖罪,使神可以赦免那些信靠基督的人的罪。凡信靠的,都經歷真正赦免,能認識神,知道神為自己生命所定下之目的,肯定得著永生,永遠與神同在!

索取有關印度教、或與印度朋友分享福音的資料,請聯絡偵察宣道事工。


這篇文章翻譯自Rick Rood的在線文章「Hinduism」

http://www.leaderu.com/orgs/probe/docs/hindu.html

Visitors:
Copyright 2002-2011 @ www.ysljdj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
版权所有,除作私人用途外,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。